【案例分析题】
中国的城镇化发展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2000—2010年,我国城镇人口从45906万人增加到66557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36.2%提高到49.7%,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近几年农民收入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最大的内需在城镇化,最大的发展潜力也在城镇化。
近30年来,中国城镇化水平以年均约1%的速度提升,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组织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调整。但与高速发展的工业化相比,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明显滞后。从世界城镇化发展历程看,大部分国家人均GDP3000美元时,城镇化水平在60%65%,而目前中国在46%左右,滞后约15-20个百分点。
如果在未来10年,中国的城镇人口比重提高到75%,那么,年均社会消费额可以从目前的10万亿元增加到20万亿元,而且年均20万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可以维持20年。因而,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将扩大内需与推进城镇化进程紧密结合起来,可以实现经济发展与内需持续扩大的良性互动。
我国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内需空间。一是城镇化可以有效扩大城市消费群体,增加居民消费。二是城镇化可以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三是城镇化可以有力拉动投资需求。城镇人口的增加,可以带来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房地产
开发等多方面投资需求。由城镇化带来的国内市场扩大,不仅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其产生的巨大需求,有可能成为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互利合作的重要条件。推进城镇化既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也是一个长期过程。推进城镇化既要积极,也要稳妥。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城镇化健康发展需建立哪些体制机制?
【参考答案】
(1)建立与城镇化健康发展相适应的财税、征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
(2)加快小城镇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市场化改革。
(3)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在政府引导下主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小城镇开发。
(4)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妥善解决小城镇建设用地。
(5)改革小城镇管理体制,尽快形成符合小城镇经济社会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
(6)特别要加强小城镇居民的市民素质教育,使之尽可以地适应城镇文化,承担起城镇建设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