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新闻报道的本源、根据是( )
A.新鲜
B.迅速
C.事实
D.真实
2.下列对于新闻作品中设置悬念这一表现手法的表述中,不当的是( )
A.设置悬念有利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因此在新闻作品中应尽可能多地设置悬念
B.设置悬念应符合新闻事实的实际情况,不能违背真实性原则
C.新闻作品中所设置的悬念应与新闻事实相关
D.新闻作品中所设置的悬念最终要有答案,要揭示结果
3.《写在绢帕上的诗—访邓拓夫人丁一岚》的体裁是( )
A.人物消息
B.人物专访
C.人物特写
D.人物素描
4.下列中国著名记者中,活跃于清末民初时期的是( )
A.范长江
B.黄远生
C.徐铸成
D.艾丰
5.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新闻作品研究者必须认真学习、钻研( )
A.马克思、恩格斯主义新闻理论
B.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
C.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理论
D.毛泽东、邓小平新闻理论
6.下列著名新闻工作者中,曾担任过晋察冀日报社社长的是( )
A.邓拓
B.范长江
C.邵飘萍
D.邹韬奋
7.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严格遵循的依据是( )
A.客观现实
B.客观现状
C.客观事实
D.客观事物
8.新闻舆论单位一定要放在一切工作首位的是( )
A.坚定正确的理论方向
B.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C.坚定正确的舆论方向
D.坚定正确的指导方向
9.我国深度报道兴起于( )
A.民国初年
B.20世纪50年代
C.抗战期间
D.20世纪80年代
10.时代对新闻作品的影响,不仅反映在内容上,也反映在它的( )
A.实际问题上
B.表现形式上
C.客观现状上
D.真实状况上
11.新闻报道中的注释性背景是指( )
A.对报道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的说明
B.对报道的主题或意义所做的解释
C.对报道中的人物思想和活动做出的解释
D.专业报道领域中对科技成果、技术性问题的释疑,以帮助读者看懂新闻内容,增长知识和见闻
12.报道张海迪的著名通讯《生命的支柱》发表于( )
A.《中国青年报》
B.《人民日报》
C.《南方都市报》
D.《经济日报》
13.新闻具有的特点是( )
A.新鲜、迅速
B.时间及时、报道迅速
C.时间新近、内容新鲜
D.内容真实、报道及时
14.我们在分析新闻作品时,要注意剖析作者在运用各种表现手法表达新闻内容时,有哪些特色和( )
A.核心主题
B.谋篇布局
C.成败得失
D.事实情节
15.“经验论”轻视新闻写作和研究的规律,否认感性认识上升理性认识的思维定势,认定( )
A.新闻无用
B.新闻无学
C.新闻无力
D.新闻无神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16.下列表述中符合坚持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有( )
A.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
B.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C.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D.是“三个代表”理论的精髓
E.是中国共产党的新闻理论的精髓
17.下列有关新闻与事实之间的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B.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C.先有事实,后有新闻
D.背离事实,就是失实
E.新闻可以根据需要对事实进行选择与组合
18.在新闻作品中运用细节描写,需要做到的有( )
A.细节应该真实典型
B.细节应该多多益善
C.细节描写文笔应简洁精练
D.需要注意局部和全局的关系
E.细节生动与否直接决定了一条新闻的成败
19.我们研究新闻作品时,必然具有主观性,其原因包括( )
A.这是符合分析、研究思维活动发生的规律的
B.不同的研究者必定受主体认知因素的制约
C.受新闻作品的制约
D.受不同个体的制约
E.受客观环境的制约
20.新闻作品的个性最突出之处在于( )
A.客观性
B.特殊性
C.个别性
D.可读性
E.主观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21.消息或者新闻写作的要求有哪些?
22.新闻作品研究者应具备哪些素养?各类素养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3.试论述通讯作品《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的主要写作特色。
24.试结合你所熟悉的一篇或几篇新闻作品论述新闻作品有哪些主要表现手法,以及各种手法的主要作用。
五、作品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9分。
25.这是一篇关于煤炭产业改革的深度报道,重点介绍了两对父子煤矿工人的采煤人生,请分析:
(一)本文在表现手法、结构方面的主要特色;
(二)本文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
答题要求:论点明确,条理清晰,文字简洁,写成600字左右的评析短文,标题自拟。
别了,白家庄矿——两对父子矿工的煤炭情
12月21日凌晨4时,太原白家庄矿的祁彬茂从睡梦中醒来。他已不用早早起身赶往煤矿,但多年养成的习惯他一时还改不了。
上午8时,在白家庄矿300公里之外,柳林赵家庄矿的张彦和同事们陆续升井,换衣吃饭。当天是冬至,母亲专门给他捎来了饺子。
上午10时,天上飘起了雪花。祁彬茂走出白家庄矿二号井副井旁的检身房透透气。煤矿关闭后,53岁的他留下来看护停产的二号井。
白家庄矿的矿工,有的留下,像祁彬茂一样站最后一班岗,为工友们守护曾经相依为命的老矿井;有的转岗,像张彦一样奔赴新的工作岗位,融入中国煤炭火热的事业当中。
张彦和祁彬茂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告别白家庄矿,告别负重前行的过去,迎接充满希望的未来。别了,白家庄矿。
今年10月,山西焦煤西山煤电白家庄矿,这座拥有82年历史的老矿,在全国煤炭去产能的大潮中第一批关闭,退出产能100万吨,圆满谢幕。2016年,在山西,像白家庄矿这样关闭的煤矿共有25座,退出产能2325万吨,居全国第一白家庄矿共有两口挖煤的井,一个叫南坑,一个叫二号井。
南坑是白家庄矿的主力井口,始建于1953年1月。坑口上方红色的五角星、红旗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至今依然熠熠生辉,记录着时代的荣光。如今,南坑的5层办公大楼已人去楼空。南坑副井入口已用砖和水泥封死,墙面上张贴着告示:“井筒名称:南坑副斜井;关闭时间:2016年10月”。
在二号井副井处,青灰色的墙体、巷道口两旁的说明牌、井口右侧的检身房每一处缝隙里都嵌着黑色的煤屑,无声地诉说着这些年的辛劳和付出。
“以前,这里坐人的小车一辆接着一辆。现在,拆得就剩下这一个铁杆了。”站在井口,顺着老矿工祁彬茂手指着的方向望去,是黑黢黢的巷道,深不见底。巷道宽7米多,上有钢梁,下有轨道。曾经,采煤工人坐车沿着巷道斜面向下700多米,再步行前往各个作业面,那里纵横交错,是黑色的煤的世界。
站在坑口,有风从巷道深处劲烈吹来,带着历史的呼啸,涌向外面的广阔天地。别了,白家庄矿。
时间回到1962年,张彦的父亲张保艾1岁来到白家庄矿,当起一名采煤工人。“那时候是人工采煤,打眼放炮挖煤全靠一双手,工人下井一黑夜,眼都不能眯一下。”回忆当年,张保艾老人感慨万千,“上世纪70年代提倡高采高产,目标是‘突破百万吨’。本来是3班倒,经常是一个班延长四五个小时,我们义务加班,家属也跟着下井帮忙。采出来的煤日夜不停地运出去,支援国家建设。”
今年73岁的张保艾,身材高大,精神矍铄,靠挖煤艰难地养大了张彦兄弟4人。张彦和父亲同为一线采煤工人。父一辈、子一辈,这样的情形在白家庄矿并不少见。“儿子当采煤队长,干活可拼命了我们老两口心疼他。”张保艾老人对大儿子的工作非常支持。他知道,干活拼命是煤矿工人的一贯作风。
今年3月23日,在下井27个年头之后张彦转岗到赵家庄矿上班。“离开生活工作了几十年的地方,真是舍不得啊。我们那帮老兄弟各奔东西,说分就分了,有去马兰矿的、有去斜沟矿的、有去官地矿的,我们105人转到了赵家庄矿。出发前,领导嘱咐我们注意安全,继续好好采煤。”张彦觉得除了离家远点、生活有些单调外,工作环境和收入变化不大,“这是大势所趋,有国家号召,有政策支持,我们没有一个人下岗,都端上了新饭碗。”
截至12月底,白家庄矿已经分流安置职工1500余人,大部分人以对外劳务输出的方式,奔向新的工作岗位。山西有106万煤矿职工,2016年分流的共有20166人。未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煤炭去产能的进程中,分流的煤矿职工人数将达到11.8万人。
张保艾在白家庄矿干了31年,一说到煤矿关闭,他就很激动,眼含泪花:“我离开的时候,矿还在;到儿子张彦离开的时候,矿已经没了。和人一样,矿也有个生,有个死啊。现在,矿也关了,老张、小张也都走了。”
别了,白家庄矿。
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共挖了140亿吨煤炭其中外调出省占到70%在中国1/60的土地上,山西生产了全国1/4的煤炭。晋煤外运,山西为全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地上,运煤火车开向四面八方;地下,同一时间山西40万矿工正在挖煤。
“我们父子三代都在白家庄矿上班。我父亲在井下挖了40多年煤,我干了37年,我儿子刚刚工作3年。”祁彬茂个子不高,脸庞黝黑,笑容朴实,他指指坐在身边的小祁—祁杰。父子俩笑眯眯的,话都不多。
因为煤矿关闭,祁杰已经从井下的通风岗转到机关的劳资科工作。“以后可能还要转到新岗位,但我还年轻,我相信未来,我相信会越来越好!”祁杰说。白家庄矿从历史中走来,历经82年风雨洗礼,又转身走进历史的记忆深处。祁彬茂还有两年退休,年纪大了,他受到企业照顾,并没有转岗到其他单位。他尽心守护着完成历史使命的矿井,因为“二号井主井关闭了,副井规划为‘第二批国家矿山公园’,以后人们可以来参观、游玩,了解井下的煤炭世界。”祁师傅充满希望地说,“道路拓宽,绿化造林,拆迁改造…以后这里一定会大变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