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一)社会现代化的内涵
社会现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是在社会分化的基础上,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先导,以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和知识化等为主要内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变迁过程。社会现代化作为一个大系统,由以下子系统组成: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管理科层化、社会结构分化、人的现代化、生活方式的世俗化。
(二)社会现代化的特征
(1)社会现代化是一项社会领域的革命进程。
(2)社会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有阶段的历史过程。
(3)社会现代化是一场持续的国际竞赛,包括不同国家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赛,以及国内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观念的变化。
二、社会现代化理论
(一)经典现代化理论
经典现代化理论是二战以后以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为研究对象形成的理论成果的统称,以帕森斯、列维、勒纳、摩尔、英格尔斯、麦克勒兰德、布莱克、艾森斯塔德等为主要代表。其基本理论主张有三点:
(1)采用“传统一现代”两分法划分社会类型,认为现代化就是从传统社会转变为现代社会的过程。
(2)现代化的动力来自于社会内部。
(3)趋同假设,认为发展中国家也将逐渐转变为现代社会。
(二)依附理论
依附理论以霍布森、普雷维什、弗兰克、阿明、费尔南多·卡多索和恩佐·法莱图等为主要代表。
其主要观点是:
(1)应当从世界系统层面考察一个社会的发展。
(2)对当前社会发展的境遇分析应该重视外因的分析。
(3)以“中心一边陲”为标准划分国家类型,西方发达国家处于中心位置,发展中国家处于边缘位置。
(4)发展中国家要想取得发展应该摆脱对发达国家的依附。
(三)世界体系理论
世界体系理论以美国社会学家沃勒斯坦为代表,其主要观点是: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依附是双向的。
(2)把世界体系划分成“中心”、“半边缘”、“边缘”三个等级。
(3)世界体系理论指出,目前的这个世界体系是变动着的。
(四)“后工业社会论”
“后工业社会论”由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其代表作《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中首先提出。
贝尔认为“后工业社会”有五个方面的特征:经济方面从产品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专业与技术人员处于主导地位;理论知识处于社会中心地位;控制技术发展,对技术进行鉴定;创造新的“智能技术”。
三、中国的社会现代化
(一)现代化起步阶段(1840—1911年)
这一时期的现代化进程,经济上体现为政府兴办近代军用工业、银行与民族工业;政治上体现为政府改革,尝试维新立宪之路;社会文化上体现为学习西方,但坚持“中体西用”。
(二)局部现代化阶段(1912-1949年)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预示着中国进入局部现代化阶段。在1912年至1927年的北洋政府时期,民办工业兴起;共和制逐步成为政治领域的主流意识形态;现代教育制度初步建立并开始影响社会;新文化运动则在猛烈批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开始探索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在1928年至1949年的国民政府时期,官办工业日渐壮大,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乡土工业兴起,为解决中国农村问题和复兴农村经济找到了新的道路;权威政治成为主导意识形态;教育现代化持续发展,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
(三)全面现代化探索期(1949—1977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全面现代化时期,中国人民首次在不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条件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探索现代化之路。近三十年中,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初步完成了工业体系的建设,将教育、医疗与社会保障水平推进了一大步。
同时,也因为“反右”、“大跃进”与“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严重影响了国家现代化的发展。
(四)全面现代化发展期(1978年至今)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全面现代化发展期的开始。从“六五”计划(1981—1985年)开始,国民经济计划中开始增加了社会发展的内容,注意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计划的题目相应改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这是中国社会主义
现代化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中国由此迎来了以现代工业化与市场化为特点的高速经济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