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自考将是十月,打算报10月份自考的同学,还要提前做好准备。自考老生要合理安排考试科目复习,第一次报名的新生要多了解,尤其是以下三个问题,先解决后报名。
一、自考先选专业还是学校。
大多数考生在决定参加自考后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先选择专业还是学校?
事实上,无论是选择专业还是大学,都必须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每个学生参加自考的目的不同。如果你参加自考,是为了:
1、转行跳槽:很多单位招聘的时候会看专业是否对口。
2、考试证书,考编:考教师资格证书,考编制,注册会计师等专业对口很重要;部分考试证书对专业有限。
3、考试公务员/事业单位:专业对口是筛选的重要条件。
4、入户和孩子入学:考虑取证的时间和难度。
综上所述,专业对口很重要,建议先选择专业。
自考通常需要2-3年才能通过。在此期间,考生大多在职,学习时间分散有限。
因此,选择一个简单易过的专业实际上是大多数考生的需求。
二、自考可以换专业或者地区吗?
许多自考考生在选修专业时没有充分考虑到与自己职业发展方向的匹配程度,在学习过程中才意识到不合适。
又或者参加了几次考试,发现专业太难了。如果坚持这个专业,毕业就很难了!这时候考生就面临着换专业的问题。
自考可以换专业吗?答案是:可以!
先要明白,自考是实行课程管理的,所以不需要改变首报专业,只要按照相关专业的考试计划通过相关课程,即可申请本专业毕业。
三、如何选择自考科目?
普通专业的考试科目在13-16门之间。根据大多数人两年左右拿到证书的想法,一年两次,一次最多四科。
如能保证每次考试的通过率,2-3年内拿到证书确实不成问题(只要每次考试都通过)。
但自考考生大多是在职考试,时间紧,任务重,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科学地选择考试科目,选择与自己时间相匹配的科目数量是自考通关的关键。
对于第一次报考的考生来说,如果他们已经完成了所有的考试科目,建议选择两门专业课程+两门公共课程。
公共课是指大学语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等课程。这些课程比较合格,筛选重点记忆,几乎没有问题。
既不会占用太多的复习时间,又能给第一次报考树立自信,防止盲目选择几门难度较大的科目。一旦失败,就会打击学习热情。
对于考试前2~3个月开始准备的考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考一两门公共课,短期内密集复习也能通过。
对于报考过一两次的老考生来说,如果这次考试安排了以前没有通过的科目,尽量先报考这个科目。有了上次的学习基础,只要调整好状态,找出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合理安排考试科目,这次通过并不难。
对于英语(2)这门课程需要强调的是,英语基础不好的考生建议第一次考试要慎重选择,尽量学习时间长一点再考试,积累更多单词,做更多真正的问题。
第二,像数学物理这样的专业课,也属于较难的自考科目,所以要在有把握的情况下报考,或与公共课一起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