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1.哲学的基本问题
(1)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如何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2)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主要指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即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问题。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属于可知论;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不可能认识或不可能彻底认识的,属于不可知论。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如何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
3.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1)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质或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一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物质和精神这两个相互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这种哲学就是二元论。
(2)一元论有两种:唯心主义一元论和唯物主义一元论。
①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精神,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认为整个世界都是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都是某种“客观”精神的产物。
②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原子看成是世界的本原,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和不彻底性;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最高形态,科学地说明了世界的本质问题,指出世界的本质或本原是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二)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1.列宁的物质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列宁的物质定义的重要意义
(1)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2)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3)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相对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四)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1.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向前发展。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每一个物体都具有一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2.时间和空间是内在统一不可分离的。四维时空概念就是一个表示时间和空间相统一的概念。
3.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世界上既没有脱离时间和空间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
4.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是绝对和相对、无限和有限的统一。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无限性,是指整个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在空间上无边无际;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有限性,是指每一具体事物在时间上有始有终,在空间上有边有际。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无限性与相对性、有限性是不可分割的,其绝对性、无限性存在于相对性、有限性之中。无数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有限性之总和,就构成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无限性。
二、实践的本质、特点、形式和作用
(一)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具有客观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三个特点。实践包括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三种基本形式。
(二)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物质世界
1.人的实践活动与自然界的二重化。
2.社会历史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的。
3.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三、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空间
1.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2.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3.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物质生产实践的持续进行,使生产力不断发展,从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得到解决,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科学实验的进行推进了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大大加快了社会发展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