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自考助学网

扫码咨询

微信公众号

你的位置: 首页 > 自考分享 > 考点串讲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考点: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作者:安徽自考助学网 日期:2016-02-01 点击数:

【摘要】一、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一)世界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1.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2.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3.联系的普遍性是指:...

一、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一)世界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1.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2.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3.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每一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是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不是各种孤立的事物的机械堆积,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的事物构成的统一整体。

4.联系的多样性。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是复杂多样的。事物之间联系的主要情况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等。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要特别注意避免只看到直接联系而忽视间接联系的片面性倾向。


(二)世界的运动发展

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变化、发展属于同一序列的范畴。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三)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其根本对立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二、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即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的。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的关系,要求我们在分析和处理矛盾时,必须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要反对只见同一不见对立或只见对立不见同一的形而上学观点。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将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共存,社会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的先进成果,否则不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警惕资本主义的干扰和挑战,否则社会主义制度就无法坚持。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同时事物的外部条件对事物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2)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意义: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的。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积极地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矛盾观点,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坚持“两点论”,正确分析和解决矛盾。

(2)矛盾有其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辩证统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既是互相联结的,又是互相区别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意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普遍原理的指导下,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补充和丰富普遍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4.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表现为两种情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1)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有制约作用,二者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制约和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二者地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二)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的含义

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或范围、幅度),它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

2.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割裂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就会导致激变论或庸俗进化论。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1.辩证的否定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的、革命的本质。其主要内容是: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是扬弃。

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三、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原因和结果

1.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就是结果。原因和结果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其统一关系表现在: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是相互作用的。

2.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因果规律性的哲学,是唯物主义决定论。否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因果规律性的哲学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唯心主义非决定论是错误的。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

2.必然性和偶然性既是对立的,又是辩证统一的。如果把二者割裂开来,只强调一方面而否认另一方面,就会导致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或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的错误观点。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1.现实性是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合。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2.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既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对立,又是统一的。其统一关系表现为: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四)内容和形式

1.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性、成分、运动过程和发展的趋势等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2.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统一、相互作用的关系。在内容与形式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中,二者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


(五)本质和现象

1.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

2.本质和现象之间是对立统一关系。本质和现象既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及变化,本站所提供的信息资讯仅供参考,请以教育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