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格局
一是帝国主义受到削弱,人民民主力量明显增长。
二是逐步打破了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勢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政治格局,形成了美苏两极的政治格局。
三是美国拟定了一个准备称霸世界的所谓“全球战略计划”。为实现此计划,美国在“遏制”苏联势力的旗号下积极向全球扩张,并把奇取中国,以巩固它在亚洲的地位作为重要的战略部署。
2、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一是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空前提高。
二是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从其根本阶级利益出发,坚持独裁统治,坚持内战方针,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老路。
三是三种建国方案和两个中国之命运的斗争日益尖锐。
第一种是地主阶级与买办性大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
第二种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这个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第三种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
这三个阶级的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了自已的完整的建国方案其主要内容是: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通过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磁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这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实现的基本目标。这一方案是引导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而为实现国家富强开辟道路的科学的建国方案。
3、重庆谈判
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蒋介石接连发出三封电报,邀请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到重庆进行和平谈判。为了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于1945年8月28日偕周恩来、王若飞飞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4、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下达停战令。同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会议期间,中共代表经常同民盟代表等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事先协商,取得一致,采取共同行动。会议历时22天,通过了政府组织案、国民大会案、和平建国纲领、军事题案、宪法草案等五项协议。
这些协议并不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但其中若规定有利于削弱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和实行民主政治,有利于和平建国,因而在相当程度上是有利于人民的。
5、校场口慘案
1946年2月10日,国民党派遣的特务、打手破坏“陪都各界协进会”等19个团体发起举行的“庆祝政协成功大会”,李公朴、郭沫若、马寅初及新闻记者等多人被打伤,连同失踪、被捕的共有60多人,制造了校场口惨案。
6、下关惨案
1946年6月23日,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派出请愿团,赴南京向国民党当局呼吁和平。请愿团到达南京下关车站时,遭到国民党当局指使的大批暴徒的围殴。团长马叙伦和代表雷洁琼等多人受伤下关惨案进一步暴露了国民党当局坚持反人民内战的真面目。
7、必须和能够打败蒋介石的论断
必须打败蒋介石,是因为蒋介石发动的战争是一场在美帝国主义指挥之下的反对中国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的反革命的战争。不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中国就将变成黑暗世界,中华民族的前途就会被断送。
能够打败蒋介石,是因为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和美国的援助,只是暂时的现象和临时起作用的因素;而蒋介石发动的战争的反人民性质,人心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人民解放战争所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这就是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