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的内涵
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与能动调适的统一过程。社会化的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
(1)从时间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涉及人生发展的全过程。
(2)从内容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关注个人作为社会一员所应具有的全部文化遗产。
(3)从关系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注重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以及个人社会化的结果。
(二)社会化的内容
主从广义上说,人们所处的历史时代的文化遗产,都是社会化的内容。然而,从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的基本需求来说,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生活技能社会化、价值观念社会化、政治社会化、行为社会化、角色社会化等。社会化的内容,在不同的个体身上有着不同的状况,这是社会化个性差异的重要表现。
二、社会化的类型
(一)基本社会化
所谓基本社会化,就是“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
(二)继续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是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也称二级社会化。继续社会化是基本社会化的延续、完善和发展,是具有社会成员资格的成年人,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主动选择、学习和接受新的文化以及调适个人与社会的角色关系的过程。
(三)再社会化
再社会化也称重新社会化,它是使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人从一种生活方式向另一种生活方式转变与适应的过程。
(四)正向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
社会化从教化方向上可以分为正向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所谓正向社会化,是指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所谓反向社会化,是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这种社会化又称为文化反哺。
三、社会化的有关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弗洛伊德的社会化理论基于对人格结构的分析。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本我是人格的原始部分,包括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超我是对从社会中习得的“应该如何”和“必须如何”的内化,是对人格的审查、意识和社会监控。自我是人格中的理性部分,能够解释感觉得来的信息,也能够找到既现实又可接受的方法来满足生物上的需要。自我在超我与本我之间发挥着中介和平衡的作用。弗洛伊德指出,人格形成主要基于一个人的早期社会化。
(二)库利和米德的自我理论
库利认为,自我作为一种社会产物,经历以下三个阶段:首先,我们察觉到我们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其次,我们领悟了别人对我们行为的判断;再次,基于对他人反应的理解,我们评价我们的行。库利的理论集中于他的“镜中之我”概念,即一个人的自我形象是别人看他是什么样子的反映。乔治·赫伯特·米德将自我分为两个部分主我”和“客我”。“主我”是每个人自发的、独一无二的“自然”特征。“客我”是个人所想象的一套组织化的他人的态度,反映了法律、道德和共同体对个人的规范和期待,是自我的“社会”部分。在米德看来,“主我”首先发展起来,而“客我”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社会化过程才会出现,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必须逐渐领会社会对他们的期待,从而形成完整的真正的自我。
(三)科尔伯格的道德意识发展阶段论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1)前常规水平。其中第一阶段为服从与惩罚阶段;第二阶段为相对功利主义阶段。
(2)常规水平。其中第三阶段为好孩子阶段;第四阶段为法律秩序阶段。
(3)后常规水平。其中第五阶段为社会契约合法性阶段;第六阶段为普遍伦理原则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