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角色的概念
社会角色是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千(8)社会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当人处于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一定的社会地位时,他必然会扮演相应的社会角色。可以说,社会角色是社会地位的自在的动态的表现形式,而社会地位是社会角色的内在依据。
二、社会角色的类型
(一)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根据人们获得角色方式的不同,可将社会角色划分为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先赋角色,是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生理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所谓自致角色,是指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二)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根据角色规范化的程度,可将社会角色划分为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规定性角色,是指角色的权利和义务有比较严格而明确的规定,人们在充当这类角色时,其行为一般要受到严格的限制。开放性角色,是指角色的权利和义务没有严格而明确的规定。
(三)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根据角色追求的目标,可将社会角色划分为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功利性角色,是指那些以追求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这种角色行为的价值在于实际利益的获得。表现性角色,是指主要不是以获得经济效益和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
三、社会角色的扮演
任何一个社会角色的扮演通常要经过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三个阶段。
(1)角色期待。它是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的期望和要求。
(2)角色领悟。它是指角色承担者对其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理解。
(3)角色实践。它是角色承担的实际过程或活动,是角色领悟的发展。
四、社会角色的失调
常见的角色失调有以下几种情况:
(1)角色紧张。指个体在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中时间和精力上的手足无措。
(2)角色冲突。社会角色的扮演中,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于是产生了角色冲突。
(3)角色不清。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而引起的角色矛盾。
(4)角色中断。指一个人所承担的前后相继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的矛盾。
(5)角色失败。指由于多种原因角色扮演者无法成功地扮演其角色。